云南大学缅甸语专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一度停办,2013年,缅甸语专业恢复重建,并于2014年开始招收恢复重建后的第一届缅甸语专业本科生,同年招收亚非语言文学(缅甸语方向)硕士研究生。2012年,云南大学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实施院校,“小语种专业及外国语言学科”被列为重点建设项目之一。2017年,云南大学成为中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小语种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项目”首批获准立项为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项目”。2019年,缅甸语专业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缅甸语专业现有在编教师5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2人,讲师2人,助教1人。目前,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3人,所有教师都有赴对象国留学或访学的经历,专业功底扎实,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其中,李晨阳教授现任云南大学副校长,兼任外国语学院院长,是云南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专业博士生导师,是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省“云岭学者”、云南省“当代缅甸与滇缅关系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云南缅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云南省重点培育新型智库“云南大学缅甸研究院”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国最权威的缅甸问题专家之一,在国际缅甸学界也有较高的知名度;寸雪涛教授现为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2018-2022年)、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缅甸语建设点负责人。此外,我校缅甸研究院(全球第二个专业性缅甸研究机构)全程参与缅甸语专业的人才培养。
除校内强大的师资团队外,我们还聘请国内著名的缅甸语专家钟智翔教授(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会长)、缅甸曼德勒省缅中友好协会副主席兼曼德勒福庆学校校长李祖清博士为客座教授,定期为缅甸语专业学生讲学。此外,缅甸语专业每年都聘请1名缅籍专家和1名外教前来任教。
缅甸语专业注重“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即培养外国语言文学与区域国别研究相结合、非通用语与通用语皆备的一流人才。缅甸语专业为本科学生开设了体系完备的语言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除了传统的听、说、读、写、译课程,还开设“高级缅甸语”“缅甸文学史”“缅甸概况”“东南亚历史与文化”和“第二外语”(通常为英语)等课程。在专业教学上采取全方位(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第二课堂实践和假期实践+中、缅籍专家讲座)的高素质培养方式,同时重视学生第二外语(英语)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同时具备良好的英语素质。
缅甸语本科专业实行小班教学,实行定制式培养模式,培养多技能、宽口径的实用型人才。学生除可以到语言对象国学习半年外,还可以在自愿的原则下选修校内其他专业的课程,并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获得第二专业学位或辅修证书。
缅甸语专业与缅甸曼德勒外国语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都有学生前往该校留学,已累计派出2014级、2015级、2016级和2017级四届学生。缅甸语专业于2018年12月在缅甸曼德勒福庆学校建立了海外实习基地,每年大三出国留学的学生可利用假期进行语言实践。从而形成了“专业课程国内国外两个教学平台、学生实习在海外、面向国内和东南亚就业”的专业办学特色。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国与缅甸之间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潜力巨大,尤其是中缅命运共同体和中缅经济走廊建设需要大量具备扎实的缅甸语基本功、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知识面较为宽广和专业能力较强的复合型缅甸语专业一流人才。缅甸语专业每年约有20名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可从事外交、经贸、文化交流、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推荐到国内一流高校或本校攻读硕士学位,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热忱欢迎各位考生报考我校缅甸语专业!